嗨,我是凃醫師,相信各位一定聽過秋高氣爽這句成語
但是在台灣,秋天似乎不怎麼明顯
秋季三個月,起於立秋,經過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,到立冬前一天為止,是氣候由炎熱漸漸轉向冬季的過渡
秋季,陽氣漸收,陰氣漸藏,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,也是人體代謝出現變化的時期
台灣的「秋」,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?
與我們的健康狀況又有何關聯?
今天,就讓我以中醫師的角度,來跟大家聊聊秋天的第一個節氣,立秋
延伸閱讀:
立秋
約在國曆8月7-9日,「立秋」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,與「立夏、立春」一樣,「立」就是開始的意思,表示秋季正式開始,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,也是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,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
因此秋季養生,凡精神情志、飲食起居、運動鍛鍊,皆以「收養」為原則
氣候特徵
按天氣型態來說應該有秋意了,但事實上在此節氣中出現高溫的頻率仍高,故此時俗稱「秋老虎」,也是颱風旺季及作物收成的季節,大自然變化正是陰陽轉換,冷熱交替時節,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因此特別著重以「收養」為原則,情緒上較易悲傷憂思
中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:「一候涼風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蟬鳴。」是說立秋過後,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,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;接著,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;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。
2個推薦食材
立秋的飲食以滋陰潤肺為原則,多食柔潤之品以養胃生津,預防秋燥
1.檸檬:性微寒,味酸微甘,具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、化痰止咳功效,但要注意,檸檬不適合直接食用,可配菜或榨汁稀釋,胃潰瘍或胃酸分泌較多者須謹慎食用。
2.茄子:性涼味甘,有清熱止血、祛風通絡、寬腸利氣等功能。除了含有豐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,還有一點與其他蔬菜不同,就是富含大量維生素P
維生素P是黃酮類化合物,有助心血管保持正常功能。因此,茄子對動脈硬化症、高血壓、冠心病和壞血病患者都非常有益。脾胃虛寒或易拉肚子者不宜多食
透過上述的文章,大家對於立秋需要注意的飲食起居是否有點概念了呢?
希望這篇文章,能夠幫助到你們
凃醫師聊節氣,我們處暑下次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