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是凃醫師,相信各位一定聽過秋高氣爽這句成語
但是在台灣,秋天似乎不怎麼明顯
秋季三個月,起於立秋,經過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,到立冬前一天為止,是氣候由炎熱漸漸轉向冬季的過渡
秋季,陽氣漸收,陰氣漸藏,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,也是人體代謝出現變化的時期
台灣的「秋」,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?
與我們的健康狀況又有何關聯?
今天,就讓我以中醫師的角度,來跟大家聊聊秋天的第五個節氣,寒露
延伸閱讀:
寒露
約在國曆10月7-9日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「九月節,露氣寒冷,將凝也。」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快要凝結成霜了。萬物隨寒氣增長,逐漸凋零蕭落,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
氣候特徵
雨水漸少,天氣乾燥,晝熱夜涼。在台灣此時白天氣溫可能仍偏高,日夜溫差大,早晚宜注意添加衣服!而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,如果調養不當,人體會出現咽乾、鼻燥、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
中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:「一候鴻雁來賓;二候雀入大水為蛤;三候菊有黃華。」
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;深秋天寒,古人觀察到雀鳥都不見了,海裡卻多了很多蛤蜊,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,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;第三候的「菊始黃華」是說在此時正是菊花開放的時節
推薦食材
1. 咖哩,內含「薑黃」,性溫味辛甘,有活血行氣、通經止痛功效,適合氣溫變低時手腳易冰冷、血液循環不良的人,有抗氧化作用,可預防心血疾病、失智症、癌症等
2. 蜂蜜,性平味甘,具有潤肺止咳,滑腸通便功效,對於因秋燥而容易出現咽乾、乾咳、便秘的人有幫助
透過上述的文章,大家對於寒露需要注意的飲食起居是否有點概念了呢?
希望這篇文章,能夠幫助到你們
凃醫師聊節氣,我們霜降見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