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是凃醫師,相信各位一定聽過夏日炎炎
但就是沒有聽過春日炎炎、秋日炎炎、冬日炎炎,這是為什麼呢?
台灣的「夏」,除了熱到抓狂以外
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?
與我們的健康狀況又有何關聯?
今天,就讓我以中醫師的角度,來跟大家聊聊夏天的第二個節氣,【小滿】
忘記我們第一個節氣在講甚麼嗎?還不快來複習一下
延伸閱讀:
小滿
約在國曆5月20-22日,夏季的第二個節氣。「小滿」的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,但還未成熟,只是小滿,還未大滿(對,就是這麼白話哈哈哈,古人也蠻混的)
氣候特徵
氣溫持續升高,比立夏更濕、更熱、更悶,雨量也會明顯增加
梅雨鋒面一波波進到台灣上空,同時台灣也開始吹起西南氣流,經常會覺得體內被濕氣和熱氣悶住,散不出去,東西也容易發霉
中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:「苦菜秀、靡草死、麥秋至。」
指的是小滿節氣後,苦菜已經枝葉繁茂;之後,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;在小滿的最後一個時段,麥子開始成熟
推薦食材
-
冬瓜:性涼味甘淡,有清熱利水、解暑、止咳功效,含納低,可幫助瘦身、促進皮膚代謝。
-
牛蒡:性寒味苦,含豐富膳食纖維及礦物質,可防癌、改善便秘、提升肝臟代謝和解毒功能。
透過上述的文章,大家對於【小滿】需要注意的飲食起居是否有點概念了呢?希望這篇文章,能夠幫助到你們。
凃醫師聊節氣,我們「芒種」見~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