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是凃醫師,相信各位一定聽過夏日炎炎
但就是沒有聽過春日炎炎、秋日炎炎、冬日炎炎,這是為什麼呢?
台灣的「夏」,除了熱到抓狂以外
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?
與我們的健康狀況又有何關聯?
今天,就讓我以中醫師的角度,來跟大家聊聊夏天的第五個節氣,【小暑】
忘記我們前三個節氣在講甚麼嗎?快來複習一下吧
延伸閱讀:
小暑
約在國曆7月6-8日,《曆書》:「時天氣已熱,尚未達於極點,故名小暑。」
暑是炎熱之意,天氣開始逐漸炎熱,但還沒到最熱,節氣中有大小暑之分,象徵氣候之炎熱有程度之分。
氣候特徵
氣溫比夏至更熱,容易心煩氣躁、情緒失控,此節氣常有午後雷陣雨,濕熱之氣容易阻礙體內陽氣運作,食物容易腐敗。
中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:「一候溫風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鷹始鷙。」
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,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;由於炎熱,蟋蟀離開了田野,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;在這一節氣中,老鷹因地而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。
推薦食材
1. 綠豆:性寒味甘,有解毒清熱、消暑利尿功效,含多種維生素。
2. 蓮子:性平味甘澀,具有養心益腎、補脾止瀉功效,對於容易焦慮緊張、睡眠不好的人有所助益。
透過上述的文章,大家對於【小暑】需要注意的飲食起居是否有點概念了呢?希望這篇文章,能夠幫助到你們
凃醫師聊節氣,我們下次見~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