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各位一定聽過發春、思春,但就是沒有聽過發夏、發秋、發冬,這是為什麼呢?
「春」,有什麼強大的神秘力量嗎?
與我們的健康狀況又有何關聯?
今天,就讓我以中醫師的角度,來跟大家聊聊春天的第四個節氣,【春分】
延伸閱讀:
春分的由來
約在國曆3月20-22日,太陽過黃經0度畫夜平分是為「春分」,是從每年的3月20日(或21日)開始至4月4日(或5日)結束,春季過了一半,陽光直射赤道上方,地球上南北半球白天時間相等,因而畫夜平分。這天剛好是春季九十日的一半,故稱「春分」。
氣候特徵:春分時節氣候變化大,氣溫不穩定,因此人或作物極易於此時生病或感染病蟲害。
中國古代將「春分」分為三候:「一候元鳥至;二候雷乃發聲;三候始電。」便是說,春分日後,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,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。
中醫師私房食材
香菜:性溫味甘,有健胃消食、驅風解毒作用,富含營養素可抗老化及保健視力
韭菜:性溫味甘辛,有行氣血、增進胃腸蠕動作用,可保持大便通暢,防便秘,富含豐富維他命B、C
什麼?你說要吃這兩樣菜還不如絕食???
好吧!只好為挑食的小孩,拿出醫師我的壓箱寶了…!
吃這個吧!!
菠菜:味甘性平,有滋陰養血、潤腸通便功效。所含鐵質、葉酸、維生素及胡蘿蔔素相當豐富,可助防癌、保護眼睛及腸道健康
透過上述的文章,大家對於【春分】需要注意的飲食起居是否有點概念了呢?希望這篇文章,能夠幫助到你們。
凃醫師聊節氣,我們【清明】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