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各位一定聽過發春、思春,但就是沒有聽過發夏、發秋、發冬,這是為什麼呢?
「春」,有什麼強大的神秘力量嗎?
與我們的健康狀況又有何關聯?
今天,就讓我以中醫師的角度,來跟大家聊聊春天的第六個節氣,【穀雨】
延伸閱讀:
穀雨的由來
約在國曆4月19-21日,穀雨其實就是「雨生百穀」的意思,雨水能使穀物滋潤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「三月中,自雨水後,土膏脈動,今又雨其穀於水也。穀雨時節作去聲……。蓋穀以此時播種,自上而下也。」
這時天氣溫和,雨水明顯增多,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係很大,故稱為「穀雨」;另一方面,此時古代農民已春完畢,水稻形成幼穗期,田間需要較多的雨水來滋潤,「穀雨」代表農民佈穀後,期望下雨的心態。
氣候特徵
降雨增多,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,此時也是梅子成熟時,故此時的「穀雨」也稱為「梅雨」。體質偏寒怕冷者,易感受外寒。
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:「一候萍始生,二候鳴鳩拂其羽,三候戴勝降於桑。」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,浮萍開始生長,接著布榖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,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。
中醫師的私房食材
推薦食材:山藥,性平味甘,有健脾益腎、補氣養陰之功效,可抗衰老,增加免疫力
透過上述的文章,大家對於【穀雨】需要注意的飲食起居是否有點概念了呢?希望這篇文章,能夠幫助到你們。
凃醫師聊節氣,接下來是夏天的節氣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