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各位一定聽過發春、思春,但就是沒有聽過發夏、發秋、發冬,這是為什麼呢?
「春」,有什麼強大的神秘力量嗎?
與我們的健康狀況又有何關聯?
還沒看過春天節氣的請看:
延伸閱讀:
總結春季養生『五個』訣竅
1. 要「爽」:
春季在中醫五行的對應屬木,與肝相應。所以,在春季養生方面,主要是護肝,而護肝要從心情著手,使心情舒暢,常常聽到“肝火上升”,就是因為心情不美麗所引起的。
2. 要「走」:
早晨悠閒地緩慢步行,如果可以,早點起床去公園走個兩圈,手臂自然擺動,呼吸和諧,心情愉快。強度以不過度疲累、微微出汗為原則,避免滿身大汗,耗氣傷陽。至於太極拳、八段錦等傳統保健功法,也是適宜的鍛煉選擇唷。
3. 要「甘」:
宜食用味甘、性溫的食物,以助陽氣升發之力。如青江菜、香菜、韭菜、芥菜、白蘿蔔、茼蒿、大頭菜、茴香、白菜、芹菜、菠菜。
4. 不要「酸」:
酸味在中醫的五行對應是入肝,具有收斂之性,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,所以不要酸。
5. 少「補」少「鹽」:
冬季適宜進補,但是進入春季後,進補量應減少,順應春季生發條達的特性。再來,因為鹹味入腎,攝鹽過量易傷腎氣,不利於保養陽氣。
如果只推薦『一款』茶飲,我推薦「枸杞菊花紅棗茶」
1.準備材料:菊花5公克、枸杞10公克、紅棗10公克
2.作法:加500c.c.熱水,燜泡5分鐘後飲用
3.益處:肝腎、補血、健脾胃及清利頭目,改善頭暈、疲倦、免疫力差等
『三個』穴位按摩這樣做,你就是穴位大師
1. 合谷:位於雙手虎口第一、二掌骨間,有疏風和胃、止痛作用,可改善手腳冰冷、頭痛、腹悶脹等症。
2. 百會:位於頭頂正中央,左右兩耳往頭頂連線,與眉心往上直線的焦點。百會穴是督脈、手足三陽經、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,有「諸陽之會」和「百脈之宗」之稱,是人體生發陽氣的重要大穴,也是保健大穴。
3. 風池:位於耳後頭枕骨下,髮際內有個凹陷處,可用兩手拇指按壓至微酸感,有祛風清頭目功效,簡單說就是,吹風後出現頭痛時很好用!
春天的節氣,就分享到這裡。接下來,即將進入夏天了。今年的夏天,該怎麼保養呢?請大家持續關注「神農在世」的粉專與官網,將帶來一系列夏天節氣的保養文章唷
凃醫師聊節氣,我們「立夏」見~
資料來源:
1. 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80/23045?page=2
2. 行政院農委會https://www.coa.gov.tw/ws.php?id=2507775
3. 羅東鎮農會http://www.24solar.tw/24solar-3.htm
4.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6%83%8A%E8%9B%B0/9428
5. 彭溫雅,二十四節氣養生書,台灣商務出版社
6. http://www.dfg.cn/big5/ssht/ys/44-qing.html
7. 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80/23492
8. http://hl.zdic.net/msjr/jieqi/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