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是凃醫師
今年過得飛快,終於迎來了節氣的尾端,冬季
再過1、2個月,就是過年啦
冬季三個月,起於立冬,經過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,止於立春前一天,是萬物收藏的季節,其氣候主寒
天地間,萬物盡量地減少能量散失,枯枝漫天,蟲獸冬眠,以等待著春天的生機到來(也是養脂肪的最好時機)
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氣候地區之間,冬季天氣雖不至於大雪覆蓋,但隨著頻繁的冷氣團或寒流襲來,時而晨間驟降的溫度,人們的生活作息當然也必須有所調整
好的,就讓我們
一手抱著羊肉爐,一手捧著薑母鴨
一起來看看冬天的節氣吧
延伸閱讀:
冬至
約在國曆12月21-23日,冬至俗稱「冬節」、「長至節」、「亞歲」等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,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,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
現代天文科學測定,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,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,北半球白天最短,黑夜最長
冬至過後,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,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,而夜晚漸漸縮短,所以古時有「冬至一陽生」的說法,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,陽氣又慢慢的回昇
氣候特徵
冬至到小寒、大寒,是最冷的季節,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,患「中風」者增多,天冷也易凍傷。因此,在寒冬季節,對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冠心病患者來說,要特別提高警惕,謹防發作
中國古代將「冬至」分為三候:「一候蚯蚓結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動。」
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,此時陽氣雖已生長,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,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
麋與鹿同科,卻陰陽不同,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,所以為陰,而冬至一陽生,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;由於陽氣初生,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
推薦食材
1. 黑木耳,性平味甘,有潤肺益胃,益氣補血功效,有抗凝血作用,可預防心血管疾病,富含多醣體,可增強人體免疫力,而黑木耳中的水溶性纖維、多醣體等物質,有助於調節體內膽固醇的代謝
2. 老薑,性溫味辛,有暖胃潤肺、祛濕、除風寒功效,袪風寒除濕效果極佳,含「薑辣素」成分,可促進末梢循環、促進新陳代謝,提高脂肪燃燒
PS:容易嘴破、長痘痘、胃潰瘍、喉嚨痛的患者請諮詢中醫師是否合適
透過上述的文章,大家對於冬至需要注意的飲食起居
是否有點概念了呢?
希望這篇文章,能夠幫助到你們
凃醫師聊節氣,我們小寒見
延伸閱讀: